扇贝

孩子拖拉,催促会适得其反,用扇贝效应

发布时间:2022/10/2 18:35:48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总是拖拉,做事情慢慢吞吞的,这样的事情应该在很多家庭都有存在发生,不光是每天起床,就连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他们也总是看着这个摸摸那个,小动作特别多,总是就是注意力很容易被引开,这就会导致很多时间被浪费掉。

一:孩子为什么做事拖拉?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没有对自身的行为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也就是没有一个轻重标准,他们会认为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更重要的,所以就会在学习这方面没有展现太大的兴趣,也就没有积极性,吞吞吐吐不知道追求高效率。

·小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很难以集中,这也是因为贪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有时候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却从中做出干扰,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也慢慢的养成做事没有连贯性的作用,自然也就没办法高效率的完成各种事情。

·孩子和大人不一样,他们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这是需要家长有意识的对其进行提醒和锻炼的,而孩子时间观念不强,就会导致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回去考虑效率问题,或者是想要优先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在家长眼中也就变成了做事拖拉的表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对于父母安排给自己任务非常不喜欢,完全就是被逼迫去做的,所以就会心不甘情不愿,内心很是抗拒,自然也就导致完成效率低。

而面对孩子的拖拉,有的时候家长进行催促,孩子也不为所动,又或者是因为催促从而变得手忙脚乱,导致更多错误的产生,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而给予他们正向的鼓励,然而大家并不知道,倘若采取错误的鼓励方式,很可能因为扇贝效应而出现相反的效果,小杰妈妈最近就有这方面的烦恼。

本来是想让孩子养成一个主动做作业的习惯,知道孩子喜欢看动画片,于是就给孩子说完成作业就给孩子奖励一些小玩具,这样的方式采用了一个月,小杰妈妈觉得孩子应该也能养成一个自觉做作业的习惯了,于是就不再给孩子奖励。谁知有一天她下班回家,就看到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作业也没有去写,便批评小杰怎么不先去做作业,孩子理直气壮的回应:你都不给我姜奖励了,我还作什么作业。

这样小杰妈妈一下子就懵了,怎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认知,把做作业完成当成了奖励的附属品。

其实小杰妈妈之所以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她触犯了扇贝效应。一个小小的错误,导致孩子把父母的要求当做是获得奖励的途径,因此当奖励被取消之后,孩子也会停止之前养成的良好习惯。

二:什么是扇贝效应?

这个心理学原理来源于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的实验,他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观察对象,通过观察小白鼠的反应得知,倘若他每隔20秒强化一次小白鼠,那么小白鼠的放映就会先停顿,虽然反应速度会增快,速度达到一个巅峰之后会再继续强化,又会形成性的峰值,他爸小白鼠的反应一坐标轴的方式展现出来,图像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扇贝的形状,于是称为扇贝效应,。

不过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倘若研究人员停止强化,那么小白鼠的反应速度也会一落千丈,这就是体现了一个道理,就如开头小杰妈妈所遭遇的情况,孩子在已经习惯依赖奖励给予的动力来进行行动,但是如果当奖励取消,孩子的行动力也就会一落千丈。

所以家长在想养成孩子好习惯,如果想要采用扇贝效应,也要注意扇贝效应存在的缺陷,因为孩子在成长路上遇到的挫折只会是难度系数不断提高的如果是错误的利用扇贝效应,只追求速度而不断催促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想要孩子更有努力的动力,家长们应该给予孩子的强化应该是循序渐进而且是符合他们年龄特色的,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鼓励孩子的作用。

三:如何正常使用扇贝效应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

1.鼓励孩子学习新的技能本领

利用奖励能让孩子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因为对奖励的渴望和期待,对任务的完成速度也是更加高效率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是如果孩子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是有动力的,那么他的适应能力也会迅速的提升,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在持续的、固定的时间内给予强化。

当孩子开始适应新的事物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把强化的时间区间进行加长了,直到最后的取消强化,让孩子从内在动力中找到努力的理由,而不是永远依赖着外界给予的动力。

2.打破固定强化的时间

长时间的持续使用连续,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对于这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破固定的奖励间隔,就是通过不确定的奖励时间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比如在经过之前一段时间固定的奖励之后,突然有一天,家长告诉孩子,为了让你可以更好地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会在这段时间对你进行观察,要是可以坚持并且做得很好,我就会给予你奖励,但并不是每次都有。

那么孩子就会一定会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么做,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得到奖励,就减少了出现因为固定时间奖励而出现的依赖心理和因为奖励消失从而造成的积极性下降的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而且习惯的养成也是属于一种惯性思维的形成,孩子在自觉坚守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就会形成某一个行为的惯性,也就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了。

3.奖励的多样性

在奖励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强化物的多样性,避免使用不同的强化物,因为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或者同样类型的强化物会让孩子失去新鲜感。这也就要求家长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顺应孩子的需求变化,或者多给孩子选择一些对学习方面有辅助作用的奖励,增加奖励物的多样性,这样才可以让孩子的动力保持源源不断,也会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在面对孩子无理要求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坚决不让步,因为正是由于家长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就会造成孩子变得更加猖獗,所以一开始就要坚决的让孩子知道,物理的要求说不可能得到满足的,家长们也就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和合理的要求,心里有个度数。

其实扇贝效应背后隐藏的正面教育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孩子得到家长的鼓励之后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大方,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与行为处事都是一个积极的培养,对未来以后的发展都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是鲸鱼妈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8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