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

北斗助力金融监管,扇贝跑路的獐子岛无

发布时间:2023/3/12 16:14:34   

好巧不巧,6月23日,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6月24日,证监会发布对獐子岛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

一件事属于高科技范畴,一件事属于金融领域,本是不太相干的关系,但你不知道的是,最后让獐子岛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暴露的,就是北斗的助力,也不知道赶在端午节前最后一天发布的这个决定是不是证监会对北斗的致礼。

从年到年,上市公司獐子岛反复导演“扇贝大逃亡”:跑了,死了……

獐子岛公司成立于年9月,于年在深交所上市,以海珍品种业、海水养殖、海洋食品为主业,集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装备等相关多元产业为一体的海洋企业。年10月,獐子岛首次受到海洋牧场灾害,多万亩虾夷扇贝绝收,前三季业绩由预报盈利转为亏损8亿元。“扇贝跑路”一事一度震惊整个A股市场,相信很多人对此记忆犹新。

本是一家经营独特前景看好的明星公司,獐子岛却从此利用扇贝导演一出出财务大戏,账面盈亏,全在翻云覆雨间。年,獐子岛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面临暂停上市风险,獐子岛利用底播养殖产品的成本与捕捞面积直接挂钩的特点,在捕捞记录中刻意少报采捕面积,通过虚减成本的方式来虚增年利润,实现了所谓的“账面盈利”,保住了上市公司地位。年,獐子岛故伎重施,再度宣称扇贝跑路和死亡,借此消化掉前一年隐藏的成本和亏损,共计约1.3亿元。“命途多舛”的獐子岛扇贝在年11月再度“离奇”死亡,受此影响,獐子岛经营业绩也再次出现较大额度亏损,全年亏损近4亿元。

一直以来,獐子岛均以海产养殖行业本身存在的自然环境等不可控风险予以解释人们对其财务造假的质疑,并称獐子岛底播虾夷扇贝大量死亡,是海水温度变化、海域贝类养殖规模及密度过大、饵料生物缺乏、扇贝苗种退化、海底生态环境破坏、病害滋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可抗力的结果,以为这样就能瞒天过海。

然而,獐子岛公司的采捕船去过哪些海域,停留了多长时间,早已被数十颗北斗卫星组成的“天网”记录了下来。证监会借助北斗导航技术,解决了獐子岛在整个过程无逐日采捕区域记录可以参考的难题,再由技术人员运用计算机技术还原了采捕船只的真实航行轨迹,认定了公司成本、营业外支出、利润等存在虚假。

獐子岛在年披露的《秋测结果公告》中称,公司在个不同点位进行了抽测。但卫星定位系统数据显示,抽测船只在执行秋测期间并没有经过其中60个点位,这说明抽测船只根本没有在这些点位执行过抽测。獐子岛故弄玄虚,凭空捏造“抽测”数据,掩盖自身资产盘点混乱的问题。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北斗的法眼之下,獐子岛的伎俩无处遁形。6月24日,证监会对獐子岛的处罚决定中,对獐子岛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适用旧《证券法》最高处罚金额)。并对15名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罚款,对4名主要责任人采取5年至终身市场禁入,其中对董事长兼总裁吴厚刚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每当我们仰望星空,寻找最亮的星辰,可否想到,有那么一些星星也在天上始终注视着人类的行为,记录着行动轨迹。刚刚组网完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迄今为止,其定位导航功能已默默陪伴在我们身边好多年。除了帮助我们在交通出行中精确导航,无人驾驶农机也已在田间乘风破浪,而有了北斗定位项圈,牧民们也不用风餐露宿,就可以知道羊群、牛群的具体位置。北斗的监测功能,还能帮助人们快速检测煤气泄露、桥梁变形等。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北斗做不到。北斗的民用定位数据精度在10米以内,能够记录渔船位置、航速、航向等,其数据用于獐子岛渔船监测是无可置疑的。因此,对于獐子岛财务造假的披露,很多股民也对獐子岛后期能否继续盈利尤为担心。

因为,按照这家公司的业绩规律,年亏损3.92亿元以后,年必然想方设法保住哪怕是百万级或千万级的盈利,即便遭遇疫情,市场依然看到该公司年一季报收入3.98亿元,盈利.39万元。后面三个季度,还有可能是盈利吗?

不过,在被证监会认定业绩造假之后,獐子岛投资者可以正式启动索赔程序。一般认为有望获赔的獐子岛投资者范围暂定为:在年3月21日至年初买过獐子岛股票或债券或在年2月10日及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

北斗之下,獐子岛前路到底向哪个方向走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7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