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扇贝 >> 扇贝市场 >> 除了神剧獐子岛扇贝之谜,A股还有哪些
欢迎大家收看大型A股系列神剧《獐子岛扇贝之谜》!
首先,带大家回顾一下这部“大戏”。
第一季《獐子岛扇贝之谜》
年10月31日,獐子岛发布公告:年底播海域为.1万亩、年底播海域为29.56万亩的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异动导致的自然灾害影响,虾夷扇贝近乎绝收。
这导致獐子岛前三季度巨亏8.12亿元。市场哗然。
獐子岛的股价从16元附近下跌到了11元,暴跌30%,股民损失惨重。
年6月1日,獐子岛再次发布公告:公司于年5月15日启动春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活动,抽测调查结果显示,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
扇贝又游回来了!
第二季《獐子岛扇贝之谜》
年1月31日,獐子岛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部分海域的虾夷扇贝存货异常,预计导致公司年度全年亏损5.3亿元—7.2亿元。
公告后,獐子岛的股价从7.7元下跌到了3.9元,接近腰斩。
这一次,扇贝没有游回来——
年2月5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由于《獐子岛扇贝之谜》前两季太过深入人心,大家对于扇贝再次出事已经有所预料了。
獐子岛自己也做过友情提示。
第三季《獐子岛扇贝之谜》
而第三季也没有让大家等待太久。
年11月11日獐子岛发布了公告。这一次,獐子岛的说法是:贝壳还在,扇贝死了。
宁死也不出走,真是一批有尊严的扇贝。
关于扇贝死因,众说纷纭。
这部神剧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激烈讨论↓↓
总之——獐子岛的扇贝是我们见过最有组织、有纪律、顾大体、识大局的双壳纲软体动物。獐叫贝死,贝不得不死!
截至目前,3亿元扇贝之死仍是“未解之谜”。根据獐子岛就扇贝死亡等问题回应深交所的
那么蓝田股份是做什么的呢?
在洪湖里面养鸭子、养鱼、养虾。蓝田公司自身称,他们水里面能够捕出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虾,这个虾很挣钱,可是成本极低,因为当地人根本就不吃这个虾利润极高,一斤能挣20块钱,然后虾壳还可以回收当饲料,成本用虾壳就能抹平。所以他们捕来的虾,几乎都是满满的利润,几乎没成本。
蓝田股份还说,他们养的鸭子特别能生蛋,一年能生好多,还能卖好多钱。用他们董事长的话说:“我这一只鸭子,一年可以产出一台彩电。”
当然,事情没有一直荒谬下去。后来,时任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的刘姝威写文章时把蓝田股份流动比率有问题的事写了出来。蓝田公司的流动比率只有0.7。意味着公司短期内要还的钱根本就还不上,甚至公司的流动资产已经是负值了,公司只能靠银行“输血”过日子。
随后,大部分的银行都对蓝田股份关上了信贷窗口,深交所对蓝田发起了问询函。最终,蓝田股份因连续三年亏损,于年5月23日退市,而卷入了蓝田事件的多家银行,超过20亿元的贷款变成坏账。
2、没钱喂猪的雏鹰农牧
肯定还有朋友会提到退市不久的雏鹰农牧。
雏鹰农牧始创于年,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被业界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
雏鹰农牧自上市以来仅在年、年出现亏损。年是雏鹰农牧上市以来的第二个亏损年,亏损数额算是……巨大。
1月30日雏鹰农牧晚间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公司于此前预计年度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5亿元至-17亿元,修正后预计亏损29亿元-33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88万元。
重点来了,对于业绩修正原因,雏鹰农牧表示,年6月开始出现资金流动性紧张局面,由于资金紧张,饲料供应不及时,公司生猪养殖死亡率高于预期,致使生猪养殖成本及管理费用高于预期。
这被不少股民解读为,没钱喂猪,所以大批猪饿死了。
重点又来了,年,到期没钱还本付息的雏鹰农牧开创了“肉偿”债权人的先河。并且已经有债权人与雏鹰农牧达成“肉偿”协议,接受以实物偿还债务本息。雏鹰农牧公告债务事项进展称,已与部分债权人签订协议,涉及总金额2.71亿元,全部以公司火腿、生态肉礼盒等产品偿付本息,目前尚未进行产品交割。
值得
1月30日,皇台酒业发布公告,提示库存成品酒严重库亏。公告称财务部对库存商品进行盘点,发现库存成品酒出现严重库亏,涉及金额约万元。
有白酒行业人士算了算,万元的库存酒,以皇台酒产品价格推算,库存量相当于万瓶酒。酒类确实存在挥发性,但如此大规模的损耗几无可能。
股民就说了,咋的万瓶就都挥发了?!!!
万元的库存酒是如何消失的?如此大规模的“挥发”事件,皇台酒业咋就没及时发现呢?
皇台酒业称,已成立以财务部为核心的核查领导小组,正在核查库亏原因,待查明原因后另行公告。但据公告内容推测,“丢酒”一事很可能归咎于历史原因。
“南有茅台,北有皇台”。最后,这家曾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白酒制造企业的皇台酒业,因连续三年亏损也走到了退市边缘。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或许已经到了需要用重典的时候了。对投资者而言,更应擦亮眼睛,拒做接盘侠。
本文内容由嘉合基金综合整理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