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

威海人的年味儿到底是啥味儿

发布时间:2025/5/18 10:54:25   
<

原创毕程霖刘彬掌上威海收录于话题#威海视界个

◎视频:毕程霖

过年啦~

又是一年春节到

喜庆的氛围在我们身边涌动

为什么大家总说现在的“年味儿”淡了

“年味儿”到底是个什么味儿?

春联味

爆竹声声迎新年家家户户贴春联

喜庆富贵书不尽对联摊上写吉言

将逢新岁、看换桃符。写春联、贴春联是春节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民俗。

一撇一捺,将年味儿写进对联里,写满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迎着新年的第一缕日光,抹上黏糊滚烫的浆糊,春联一贴,新的一年就算是真的来了。

灯笼味

除夕之夜烛光明竹骨扎成外披红

孩子提灯迎新春日子越过越火红

花灯璀璨迎新春,各式各样的花灯,都不及家门口挂上的那一盏红灯笼。

或许它不够明亮,样式也有些老旧和朴素,但只要看到这一盏象征着团团圆圆的红灯笼,一整年在外漂泊孤寂的心,都在这一瞬间找回了归宿——过年了!我们回家了。

剪纸味

巧手剪成百物生大红宣纸贴窗棂

十二生肖配蝙蝠喜鹊登梅家业兴

巧手剪乾坤,纸上妙生花。威海剪纸历史悠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张薄薄的纸片,一把灵动的剪刀,刀味纸感,写意与寓意并存,共同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大千世界,迎祥纳福。

传统渔家的窗花有着胶东人特有的海文化,世世代代的威海人,承袭着祖辈留下来的习俗,在春节这个盛大的节日里绽放。

把年味儿贴在窗户上,迎接新一年明媚的春光,这也是一种骄傲的味道,泱泱华夏、神州大地,一撇一捺、一丝一念都是独属中国人的传承。

花饽饽味

未曾出笼先闻香千姿百态五彩妆

平添节庆三分喜更增堂上脸面光

◎视频:宫举卫

蒸上一锅花饽饽,蒸出浓浓新年味儿。胶东花饽饽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一双巧手蒸出花鸟鱼燕,蒸出对新一年美好的许愿。

中国人对“主食”都有种特殊的情怀,不论年夜饭的酒食佳肴有多丰盛,只要香气四溢的大花饽饽端上桌,一定是绝对的主角,是威海人咬在嘴里、记在心里的“老辈味儿”。

糖瓜味

腊月廿三糖瓜粘灶王爷龛送上天

糖瓜粘住灶王嘴有口难开保安康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二十三,糖瓜粘,家家户户过小年”。如今,这种老手艺制作的糖瓜越来越少,威海文登的脉田村还保留着这传承百年的老手艺。

咬上一口新鲜的糖瓜,香甜酥脆,入口即化。这一口甜到嗓子眼儿的糖瓜味儿,绝对是每个威海人童年记忆里最正宗的年味儿。

团圆味

鸡鸭鱼肉与猪头集市采购兴意稠

阖家团聚除夕夜一年辛苦尽慰酬

如果团圆有味道,那一定是年夜饭的味道。威海人的餐桌上,海鲜是绝对的主角。一道渤海湾,见证了威海人的成长,也带来了丰富的食物馈赠。大虾、鱿鱼、海螺、螃蟹、牡蛎、鲍鱼、蛤蜊、扇贝……

为了让闯荡在外的儿女,吃上这“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年夜饭,我们的父母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从海鲜市场里挑选最鲜活的海味,煎炒烹炸,大盘子大碗地端上桌,一家人围在桌边,热热闹闹地畅享海鲜盛宴。

这就是团圆——是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团圆味儿,就在这一口鲜香中散开,从唇齿间香到心坎里,话不多说,开饭啦!

烟火味

爆竹烟花设摊棚节日气氛乐升平

除夕夜半燃鞭炮火光灿烂照苍穹

很多年没有亲手放过鞭炮,你还记得这些放鞭炮的习俗吗?

除夕夜的鞭炮是“辞旧迎新”,大年初一的鞭炮一般只放三响,象征“开门大吉”“开门有喜”,大年初五的“开市爆竹”寓意“新年发财”。

我市大部分区域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非禁放区的小伙伴们,可在零售网点购买烟花爆竹,并在允许燃放的地点燃放。(温馨提示:鞭炮虽热闹,安全要记牢。)

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响,五颜六色的焰火炸裂苍穹,最是人间烟火味儿,喧嚣热闹暖人心。

人情味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敲锣打鼓贺新春,走街串巷访亲朋。我们对春节所有的期待和准备,其实都是为了“团聚”。

这个传统、古老的节日,给往日奔波忙碌的我们一个最好的“停下来”的理由,凑在一起看一场热闹的联欢,吃一顿熟悉的团圆饭。盛宴人来人往,平时不联系的、淡忘了的关系,在一句“过年好”之后都会被迅速拉近。

我们心心念念的年味儿,其实也是平常疏离淡漠的生活里,亲切的人情味儿。

这是糖的味道

烟的味道

习俗的味道

人情的味道

各种各样的年味儿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

与我们的故土、父母、欢聚、离散

等等复杂的情感混为一体

让我们年年感叹年味儿变淡

却又年年翘首以盼

过年了

掌上威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3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