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扇贝 >> 扇贝功效 >> 堪比大片北斗卫星都来帮忙查案了,证监会
獐子岛的“扇贝之死”,一直被股民戏称为A股的“未解之谜”。从年起,獐子岛接连上演“扇贝跑路”、“扇贝饿死了”、“年报不保真”等魔幻剧情。
昨天,这出闹剧终于迎来大结局!
证监会发布公告,定性獐子岛案违法情节特别严重,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依法对獐子岛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对獐子岛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15名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对4名主要责任人采取5年至终身市场禁入。
这是监管部门按照原证券法对公司及相关人员作出的顶格处罚。
獐子岛属于海洋水产养殖业,虾夷扇贝库存难以肉眼观测、采捕作业海域难以事后追溯,这导致公司的造假手法隐蔽。对其查证又涉及对数十米海洋深处数百万亩海域水产品底播经过、捕捞情况的客观查证,追溯难度极高。
不过,再隐蔽的造假手法,
也无法逃脱高科技查案的恢恢天网。
这次证监会确定獐子岛年、年财务报表造假,就动用了卫星定位技术。
证监会调查发现,獐子岛公司的每艘作业船只上,都装有北斗导航系统。这一装置的本来用途,是渔政部门为了预防船只在海上相撞而要求配置的。有了北斗导航,每艘船只的航行路线将会一目了然。证监会借助卫星定位数据,对公司27条采捕船只数百余万条海上航行定位数据进行分析,委托两家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用计算机技术还原了采捕船只的真实航行轨迹,复原了公司最近两年真实的采捕海域,进而确定实际采捕面积,并据此认定獐子岛公司成本、营业外支出、利润等存在虚假。
调查中,证监会发现獐子岛还有两个违法事实
一是通过定位数据查明獐子岛“秋测”存在虚假记载。
年9月,獐子岛披露了《关于开展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的公告》,年10月25日,獐子岛披露了秋测结果,即按原定方案完成全部计划个调查点位的抽测工作,对万亩海域的库存进行预估,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但调查人员结合卫星定位数据发现,抽测船只在执行秋测期间并没有经过其中60个点位,船只根本没有在这些点位执行过抽测。公司故弄玄虚,凭空捏造“抽测”数据,掩盖自身库存资产问题。
二是延迟披露重大事项。
年1月初,獐子岛财务总监勾荣就知晓公司年净利润不超过万。之前獐子岛一直对外声称,年的盈利预估在万至1.1亿元之间。勾荣还向獐子岛公司董事长吴厚刚汇报了此事,这属于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披露的重大事项,但是獐子岛并没有按规定时间披露,直到1月30日,业绩变脸的公告才对外披露,对投资者产生了误导。
从以往多起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严重事实的案件来看,农业企业的特殊性导致违法手法隐蔽,违法事实往往认定难度较高。业内人士表示,獐子岛案通过运用卫星数据追溯航行轨迹,拆穿了违法违规企业的戏法,切断了后续意图持续违规的后路,重申了伸手必被捉的监管理念。
獐子岛扇贝事件回顾
年起,獐子岛家的扇贝从坚持不懈地“跑路”到“饿死”,一再上演曲折惊奇的“精彩续集”。
年10月獐子岛的扇贝“突然跑了”,震惊整个A股市场。獐子岛集团公告称,公司进行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发现存货异常,公司因此第三季度亏损7.63亿,而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北黄海异常冷水团等。
年2月到了年,獐子岛的扇贝又因“饵料短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以致于“饿死了”。年2月,獐子岛公告称,对底播虾夷扇贝进行年末盘点时,发现存货异常。经海洋牧场研究中心分析判断,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年4月27日獐子岛发布一季报,公司一季度亏损万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虾夷扇贝受灾”,俗称“扇贝跑路”。
年11月11日獐子岛公告再次爆出扇贝存货异常、减产超过90%,3亿扇贝集体暴毙的消息,而且原因不得而知,再次上演了扇贝“自然死亡”版本。
这次,扇贝没跑,直接死了。
得知证监会出动北斗“抓”扇贝后
网友的评论亮了
近期监管层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强化对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管,大幅提高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推动证券代表人诉讼机制落地,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
过去一个月,金融委会议多次点名“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表示要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与个人坚决彻查,严肃处理;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证监会近期集中力量查办了一批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