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

备考分享李春蕾坚持和辛苦是考上的动

发布时间:2025/5/9 10:23:28   
李春蕾四川大学MEM总分分综合分英语75分高仕华章的学子们,当你迈出考研的第一步,我就想由衷地对你们说一声敬佩。因为这意味着你们都是走出舒适圈的人,是为梦想努力奋斗的人,是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人。这里的学子,有每周从出差地往返成都来学习的人,有兼顾上班和两个小孩、还要挤出时间学习的人,有应酬喝酒到家三点还要通宵背单词的人......如果你要问我考研辛不辛苦,我一定会告诉你当然辛苦!但当你走过那段备考岁月,回忆往昔的时候,一定是内心极度满足,自豪的时刻。以上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一旦决定开始考研,就不要被其他因素影响。比你辛苦的人大有人在,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你们马上就要进入模考阶段,也是最辛苦最重要的阶段。两周一大考,每周一小考,让你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去年这个时候的我,处于项目上线的重要阶段,天天加班到10点半之后,甚至上线的时候只睡三四个小时。尽管这样,我仍然没有缺席任何一次模考,经常周五晚到成都,周六参加完模考就急忙坐动车赶回项目。参加模考是最能检验知识点和锻炼心智的阶段,利于你找到自己的盲区和薄弱点,然后去逐一击破。总而言之,每个阶段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要轻言放弃,要铭记剩者为王。然后,针对各学科,我想分享一些经验给大家。01英语——学霸尽量拿高分,学渣尽量过线关于英语,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建议你在手机下载“扇贝阅读”和“扇贝单词”两个APP。如果你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建议你直接在扇贝单词上添加“考研真题核心词汇书”,其中有个真题高频词汇;如果你基础较弱,可以添加“考研考纲词汇”,其中有个词汇。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坚持打卡,至于每天背多少,根据你距离强化阶段的时间,合理安排每天的单词量,争取在强化阶段前先背完一遍。这样,在模考之前再将词汇复习一遍。这样坚持下来的成果就是刷真题时候,除一些专业词汇外,高频词汇都是你背过的单词,虽不能默写,但是至少见到,你能知道是什么意思,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足够了。然后,每天坚持看两篇扇贝阅读上面的文章,一开始可以看些难度较简单的文章,慢慢加难度,背单词加看阅读每天花费大约30分钟,长此以往,会带来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平时的网课,会教大家一些联想记忆和规律记忆单词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背单词没有你想象的难。平时坐地铁公交的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用来背单词,我以前也很难想象我能把一本词典背完,但是还真就做到了,而且我身边的人也都做到了,直到现在,我每天还会坚持打卡雅思词汇,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如果你是英霸,尽量将自己的英语成绩拔高,数学和英语是最好拉开差距的两个学科,英语好能给你节省不少时间来磕综合。如果你是英渣,也一点不要担心,除了完型填空外,阅读、翻译、特别是大小作文都有技巧可言。反复听张宇老师的阅读技巧,加以模考的实践,阅读(满分50分)拿30+一点不难;大小作文(满分25分)都有模板,在模板的基础上活学活用达到15+不是问题;翻译(15分)只要字句通顺,不偏移大意,拿到8+也是易事;完型(满分10分)答得中规中矩,5+是普遍的事。所以及格是一件努力就会达成目标的事,在学习这件事上,回报和付出成正比。要知道国家线对英语单科的要求是42+,自主划线的院校,比如川大是55+,一旦达到60+就不用担心院校选择的问题。02数学——拉开差距的关键学科数学这个学科,是最容易拿分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科,题的类型其实并不多,每掌握一个类型,可以举一反三。这个学科需要课前预习,把课上习题先做一遍,再听课,这样会有豁然开朗的感受。对于错题和不易理解的题,要着重标注出来。我的笔袋里时常有四种颜色的笔,分别是黑色,蓝色(标注知识点),红色(标注错题)和绿色(反复做错的题)。然后用便利贴把红色和绿色的题贴上,每次着重看这些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一道题最开始没有思路,多做几遍之后就找到了诀窍,每看一次都是熟悉知识点的过程。平时的专题考试,高仕会针对学过的内容做个测试。这个测试也建议大家不要缺席,把考试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讲评后把不懂的题,除个别难题外都搞懂,可以以小组形式讨论,然后时不时花几分钟看看自己的错题。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整理一个错题集,没事儿就翻翻,另外可以扫描掌中宝(公式手册,华章会发)在手机里面,有空的时候翻一翻,强化记忆。我是不太喜欢硬背公式,一个公式做题用过10遍以上自然能记住,学以致用就是这个道理。03逻辑——新学科,一步步来,稳扎稳打逻辑这个学科,对大家来说都是新学科,分为论证逻辑和形式逻辑。其中论证逻辑必须放空自己,就题论题,不多想,不二次推理。形式逻辑有公式可循,掌握公式,提高速度就是诀窍。逻辑这个学科,我最开始也挺无奈的,对于论证逻辑着实头疼,老想多。只能多做真题找感觉,高仕的模考逻辑可以说是难倒一大片,但被高仕的题难过以后,上考场你会松一口气,比往常心态轻松。逻辑真题刷三遍以上,自然就能找到论证逻辑的感觉,至于形式逻辑,考试时一定要把握时间,不要过多耗时间在这上面,合理分配考试时间,不要因小失大。04中文写作——收集素材,日积月累写作这个学科,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论证有效性分析有基础结构可循,在基础框架上抓住几点,一一论证,拿到基础分不难。跟着中文写作课程,抓关键词,进行论证,既节约时间又能保证分数,强推。至于论说文,在于平时积累,建议大家在开车,洗漱的时候可以常听樊登读书,帮助大家拓展视野,收集素材。另外手机上可以下载“作文纸条”这个APP,上面有不同分类的素材,你可以从中摘抄好的论据,从个人、企业、国家三个方面收集素材,不用太多,能活用就行。例如感动中国人物的素材,爱岗敬业可以写,乐于助人能写,爱国可以写,APP上会从各类型剖析,帮助你活学活用。再来,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92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