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扇贝 >> 扇贝市场 >> 为什么石家庄被称为国际庄曾经是自嘲,
提起石家庄,可能作为一座城市还没有《杀死那个石家庄人》这首歌出名。虽然是个省会城市,奈何河北省本来就没有什么存在感,而且即便放在省内,石家庄也做不到像成都、西安那样一家独大。其中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河北”作为省名始于年,而后历经多次辖区变更,至年才形成现在的样子。至于省会更换更是频繁,在变迁的过程中,北京、天津、保定都当过省会,年才确定为石家庄,所以石家庄是我国除海口外最年轻的省会。
石家庄影视城即便已经作为省会半个多世纪,石家庄的名声比不过保定、历史比不过邯郸、经济比不过唐山……就这样一个感觉干啥啥不行的城市,再顶着个“庄”的名头,坐实了“最土”省会的名头。但现在更多人已经习惯了把石家庄称为“国际庄”,庄还是那个庄,加了“国际”二字,除了有反差萌,更好像下一秒就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那你知道这个称呼怎么来的吗?
河北美术学院全国最大的“庄”
作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的发展目标是全国重点工业城市,遗憾事与愿违,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各个省市的铁路建设相继展开,石家庄的交通优势很快就不复存在。再加上石家庄的城市建设也没有明显地领先于省内其他城市,省会地位就非常尴尬,如同济南之于山东。
实力不够,只能靠舆论来凑,河北省内的媒体在提到石家庄时,要么刻意在前面加上“省会”二字,要么直接用河北省或省会指代,总之,石家庄作为地名绝不单独出现,哪怕市里的出租车上,也要贴个标语强调一下。后来,可能是河北其他城市的人觉得实在太尴尬了,既然你这么在意地位,干脆取名为“国际庄”,实现一步到位。
我就是省会,我就是河北,我就是文明使不是大城市的命,却得了大城市的病
一个城市被称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实是两方面的,光鲜的一面是飞速增长的经济,车水马龙的市区和灯红酒绿的生活,另一面也意味着有经济发展粗放、自然环境近乎崩溃的过往。即使如今城市化真的改变了多数人的生活,但辉煌的外表下,必然存在着城市问题。
截止年,石家庄常住人口已达千万,迈入特大城市行列。然而,相比起其他的特大城市,石家庄的经济发展差了一大截,哪怕只在省会城市中比较,成绩也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人口众多却没能享受人口红利,利用人口优势发展经济,徒有个特大城市的壳,却已得了大城市的病。或许所谓“国际庄”,也暗含着无奈与自嘲。
石门公园建国初期,石家庄的制药、纺织、印染、化肥、水泥等等产业,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城市的经济支柱,但稍微有点常识就能看出,这些行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加上近年汽车的增长,冬天若无风就会雾霾爆表。堵车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石家庄。
不过最让庄里人感到扎心的,还是这几年工资与房价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虽然这在许多城市中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跟部分南方城市相比,石家庄的平均工资明显偏低,房价却不相上下。
此外,“国际庄”的名头可能还因为那些仿建的世界景点,仿法国凯旋门的石门公园和河北美术·霍格沃兹魔法学院都不算啥,石家庄影视城才是创意十足,扇贝看了都想鼓掌。
“国际庄”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其实关于为什么被叫做“国际庄”,知乎上早有过提问。早年前这个名字确实是调侃,石家庄人会争辩否认。不过,有种说法是,明星若被人玩梗,最恰当的处理方式不是发通稿或律师函,那样反而越描越黑,而是应该亲自下场把梗玩烂,勇敢地自黑,让人无黑可黑。石家庄人也是慢慢地接受了这个名字,并且自己也会用,反倒让人觉得平常了。
石家庄站省会听起来太官方、太虚,庄就是庄,咱大大方方地承认,但发展目标是要立足国际的,所以“国际庄”这个名字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石家庄地铁开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拥堵的交通。作为老牌工业城市,石家庄的铁路四通八达,市内马路横平竖直、公交线路规划合理,这些都是优势。
虽然河北人大多选择到京津工作,但在城市“抢人潮”中,石家庄还是不甘落后的,落户政策和住房补贴都显示出了足够的诚意。短期内或许效果不明显,至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而且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不排外,大家都说普通话,来了就是庄里人。相信未来,石家庄能走出真正的国际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