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扇贝 >> 扇贝成分 >> 扇贝跑了死了,为何獐子岛至今不死
11月11日,被股民吐槽了几百次的上市公司獐子岛又火了。没想到“扇贝跑了”可以拍成连续剧,不过,在连续三部“扇贝跑了”之后,在第四部,导演獐子岛竟然直接把“扇贝跑了”拍成“扇贝死了”!在遭相同套路戏弄之后,股民无奈吐糟:相同的配方,相同的手法,可是扇贝跑了、扇贝死了,獐子岛为何还能活的好好的?
扇贝之死
11月11日,獐子岛发布关于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的风险提示公告,称根据上周晚些时候的抽测结果,底播扇贝近期出现大比例死亡,部分海域死亡贝壳比例约占80%以上。
因此,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不过,由于抽测工作尚未完成,且部分海域虾夷扇贝死亡情况可能还将持续,暂时无法判断此次底播虾夷扇贝死亡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核销的具体金额。
对于存货减值准备及核销,獐子岛并未给出明确的数额,只说因抽测工作未完成,且部分海域虾夷扇贝死亡情况可能还将持续,暂时无法判断此次底播虾夷扇贝死亡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核销的具体金额。
不过,獐子岛给出了扇贝们的身价数据:截至年10月末,公司上述年底播虾夷扇贝(面积26万亩)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1.6亿元、年底播虾夷扇贝(面积32.4万亩)账面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1.4亿元,合计账面价值3亿元。
死因不明
11月12日,獐子岛(.SZ)董事长吴厚刚的电话不断,他还在盯海底抽查扇贝生存情况,从今天的情况来看,与昨晚公告中的情况差不多,依然不乐观。
吴厚刚对记者称,从此次对扇贝亩产情况的抽查来看,扇贝的死亡率在90%以上,目前还在继续抽查中。问到具体的原因,吴厚刚称专家还在路上,死亡原因要由专家来判断和表达。从过往情况和经验来看,很多种原因会导致死亡。
吴厚刚称,从抽查的情况来看,扇贝是刚死的,判断依据是软体组织还附着在扇贝壳上。
扇贝之跑
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加上这次,已经是第四次。
对于獐子岛的扇贝“跑路”,股民感叹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但并不觉得新鲜。数据显示,自以来,獐子岛的扇贝已三次出问题:
年10月,獐子岛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异常冷水团,公司在年和部分年播撒的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
在年年报中,獐子公告称,因海洋灾害导致扇贝瘦死,亏损7.23亿元。
在年一季报中,獐子公告称,受年海洋牧场灾害影响,公司于年、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可收获资源总量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次扇贝大量死亡时獐子岛曾被查明财务造假。
股价跌停
“扇贝死了”消息一出,股民哗然。12日,獐子岛一字跌停,报2.7元/股。
獐子岛自年创下34.59元高价后,股价扭头向下。截至11月12日,獐子岛的股价为2.7元,相比历史最高点跌幅达92%,市值仅剩下19.2亿元。前期买入的股民可谓亏损惨重。
獐子岛为何还活着?
天眼查信息显示,獐子岛于年9月28日上市,主营业务为虾夷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等业务。
有网友发出疑问,既然扇贝接二连三跑了、死了,那就意味着獐子岛的业绩肯定受影响甚至会倒闭,那它为何一直活着?答案是政府补助和令人匪夷所思的三年中总有一年盈利。
财报显示,从上市至今,獐子岛一直在拿政府补助。在年至年上半年期间,獐子岛合计取得政府补助约为3.亿元,其中扇贝出事的年、年以及年上半年,获得的补助分别为.29万元、.22万元、.6万元。
实际上,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獐子岛的历年业绩,就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隔几年大亏一次,三年中总有一年盈利。受冷水团事件影响,獐子岛将年1-9月的业绩预告由盈利万元至万元,大幅下调为亏损8.12亿元。最终,獐子岛年全年亏损近12亿元。年-年、年1-9月,獐子岛营业收入分别为27.27亿元、30.52亿元、32.06亿元和21.0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43亿元、万元、-7.23亿元和万元。也就是说,从年以来,公司巨亏20多亿。
三年中有一年盈利,是什么概念的?要知道,A股有三年连续亏损则退市的制度,这未免太过巧合?
上游新闻综合中国基金报、时代财经、网易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