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

藤校学姐现身总结英语教育类申请的几大要点

发布时间:2022/9/12 19:10:41   

C同学

本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商务英语

GPA:3.65/4.0(WES3.67/4.0)托福(R29,L27,S23,W28),GRE(V,Q,W4)

录取院校: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

考研or保研or出国

如果说大家不是本科毕业就马上步入职场的话,升学通常会有以下三种选择:考研、保研和出国,这三种选择通常有很多同学都会犹豫,我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种,或者说哪一条路会比较适合我?其实这三种选择是完全不同的道路,而且通常不可以进行两手准备,因为他们的方向和你要做的准备都是不一致的。

如果说你是想要考研的话,那么绩点实习经历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大三开始的时候努力学习考研要考的课程,然后天天心无旁骛的泡在图书馆。考研如果说想提前准备,其实意义也不是很大,因为它每年都会有变化,不光是考试范围还有招生名额。如果保研的话要准备的就是科研项目论文等等。另外学生的本科学校也会对能够保到的学校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当然除非学生非常的优秀,那么在本科院校不占优势的情况之下,也可以申请到非常好的研究生院校。

如果说选择出国,就要从大一大二的时候开始准备,越早准备越好。因为出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GPA,并且同时进行实习,还要考语言考试,参加比赛,做实习、做科研项目等等。如果说考研是一个短跑的话,那么出国和保研就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所以当每个同学在考虑这三条路哪一种更适合自己的话,其实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要考虑的第一点就是预算问题,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出国留学需要很大的一笔资金。

在保研和考研中选择的话,更多的是看你是想保险,还是想尽可能的冲刺更好的学校。更大的程度上是一个个人选择问题。如果考研的话,众所周知,考上梦校一战上岸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如果说真的是很早开始准备,并且投入了很大的热忱跟精力的话,也有很大概率可以成功。考研有很好的一点是不会受本科学历的限制。本科学校的层次不会对研究生的录取造成太大的影响;保研需要学生的成绩非常优秀,而且意向的院校是会去看本科的学历的,也就是说如果拿到了保研名额,那么一般就会有学上,但是很可能不是最想去的梦校。

我最初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是因为我本科的专业是商务英语,我认为如果要学好一门语言的话,最好还是要置身在一个语言环境当中,而我个人也很期盼能够有机会去到英语国家,去设身处地的感受他们的文化。另外这也是和我自己个人的未来职业规划有关的。我也问到过很多行业里已经很成功的人,他们对于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读研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更多的人会建议我出国留学,我也把自己想要出国留学的看法和倾向告诉了父母,并且得到了他们的全力支持!也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才会义无反顾的踏上这条道路,所以我认为我还是幸运的。

我为什么要选择美国?一方面是对美国文化的喜欢,可能是从小看的一些美剧还有电影,包括一些英文歌还有喜欢的一些明星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的好学校会更多一些,我个人是一个比较有藤校情结的人,最初也知道爬藤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也没有放弃,还是想尝试一下。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在最终申请院校的时候,还是加上几所英国的学校,以防美国的政策并不是特别明朗,这些是我在决定留美路上的一些影响因素。

语言考试

语言考试是我们在留学路上必须过的一关。因为有的同学可能考得不是GRE而是GMAT,所以我在这里就更加侧重的说一下我托福的备考经历。当时备考托福的备考材料有TPO、托福单词APP还有扇贝单词。

我当时上来直接先做TPO,然后托福单词APP是用来背学科词汇的,其他的托福单词都是在用扇贝。我的备考过程是全程自学没有报班,TPO刚开始做的时候觉得有一些困难,因为文章特别长,而且词汇偏难偏专业,口语的形式也比较新颖。我平时对口语的练习也不是那么多,所以我一开始选择了专项练习,比如这一段时间只练习阅读,之后再只练习听力,总体感觉下来还是不错的,也没有遇到特别明显的困难。第一次考托福的时候是,之后就进入了第二阶段,这个时候我也对自己的托福小分有了更加准确的规划。

在这里我也要顺便提一下,因为有的学校的专业是对小分有要求的,所以最好一开始有目标院校的时候,就去查一下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对应的小分要求,不要像我一开始就只想提高总分,觉得总体分数大概到了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我语言考试的备考是螺旋式的,先考托福再考GRE再考托福。

在第二次备考托福的时候,我的阅读能力由于之前对于GRE的备考而有所提升,词汇量也大大增加。在备考阅读的时候会从网上找一些材料,然后对应着TPO里的题目分析,为什么我会做错?原因在哪里?这种还是比较有帮助的。托福阅读的题型是比较类似的,做多了就更有底气和手感。听力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的,因为我之前有考口译的一些功底,笔记可能会相对记得快一点全一点。

接下来我想着重讲一下写作的提分,我个人觉得写作最重要的其实是状态,因为到了最后一部分才是写作,又经历过口语的洗刷,所以人整体已经非常疲乏了,加之对于之前考试情况的忧心忡忡,这时候心态特别容易崩掉。这时就要告诉自己我的感觉是不准的,我之前觉得自己哪几个部分做的不好,说不定并不是这样。而其实托福考试中也经常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自己预测会得高分的部分得了低分,所以不要被自己的感觉牵着鼻子走,千万不要带着情绪进入写作的模块,综合写作的重中之重是听力,听力中内容记不住,听不懂就直接凉掉了。听力的第一段就是一个引入,这个时候不用记笔记,只要清楚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进入正文。正文中会有清晰的的标注,而且关键的点会重复两遍,它重复两遍是为了方便我们记笔记,我们在之后的写作中,只要论述清楚这几点就好了。

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不需要刻意写两遍这些关键内容,而综合写作需要写清听力材料中的点,阅读材料中的点,而且对双方的点都进行分析,切记不要照搬原文的句子,时态和原文一致就可以了。不是字数越多越好,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字可能就是极限了,所以字数写的不那么多,也不用过分苛责自己。

比如说有的同学可能刚刚背考完GRE,背了很多高端词汇就一定要学以致用,把这些高端词汇用在托福作文里。其实如果使用不适当会读起来非常怪异,所以如果不熟练时就不用刻意去使用这些词。如果说确定自己掌握他们用法了,用一下还是加分项,个别的小错误是在接受范围之内的,因为考官也明白时间有限,而这只是我们的初稿,所以无论是论点还是语言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背景提升

关于背景提升,除了之前讲过的语言考试,GPA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学的课程越来越多,越到后面GPA提升的难度会越大,因为课程所占的比重小了,实习的相关性比较重要,可以选择一些和自己申请比较对口的实习会更有帮助。实习的次数和时长都不能太少。

在比赛这方面对我有参与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这个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个人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奖项,还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最令我感动的是指导老师真的对我非常好,也主动提出愿意做我留学的推荐人,并且和我谈过一些关于人生和职业规划的问题。我非常感动,也特别荣幸。在奖学金这方面更多是努力提高GPA的一个附加的奖励。我每学期都会得到奖学金,目前有一次上海奖学金、两次特等奖学金,三次一等奖学金,两次二等奖学金。

志愿者活动这方面也是有机会就去报名参加。我参加过首届金博会志愿者,首届青少年定向赛领队志愿者等等,之前也考过口译证书,在校团委组织部做副部长,校联会副社长,在班里担任团支书,因为这些职位确实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同期要准备比赛和语言考试。曾经也有过迷茫,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还能坚持下去。我也在校院队乒乓球队打比赛,所以我就一直告诉自己,部门里的学长学姐们也是这么过来的,如果说他们都坚持下来了,那么我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奇妙的经历和体验,比如说把通知发给院组织部,然后院组织部再发给各个团支部的团支书,在这个过程中我既做了组织者也同时是执行者,其实是会有一种成就感的。

虽然担任这些职位可能对于申请来说并不是特别大且直接的用处,但是他们确实很大程度的丰富了人生阅历,并且我在写文书的时候有一些经历就是直接从部门的工作经历中选取的,而且部门也给予了我精神上的支持。对我而言,这里就像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家一样,而且和大家的关系也特别融洽,所以我也绝不后悔花在部门上的所有时间和那些熬过的大夜。但是话说回来身体健康确实是第一位的,有的时候真的忙就只能靠自己调节。

另外在大学里每做一件事情,我参加的每一个活动,每得过一个奖项都要记录下来,把奖状这些东西都保存好,这些内容要写的越详细越好,因为到时候等到大三大四的时候需要写文书,突然发现我之前参加过什么,如果说没有记录的话,可能回忆起来就会比较吃力,导致忘掉一些,所以还是要做好记录。

学校选择

我在选择哪些学校时是根据美国院校的排名,从上往下看这么一串,看哪些是有我最想申的专业的,如果说没有我最想申的专业,就看看其他这种好学校有没有可以替代的。我目前拿到的offer有哥大带了1万美元的奖学金,约翰斯霍普金斯、范德堡半奖、纽约大学、南加大、爱丁堡、波士顿、布里斯托等等。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面对这些offer该如何选择?其实我不得不承认的一点,范德堡半奖对我来讲真的很有吸引力,而且范德堡风景很优美,特别是教育学院很有名,但是这所学校虽然说在美国排名是第14名,并且教育学院今年是第5名,但是它在全球院校的综牌是比较虐的。USNEWS还好,QS就有点太虐了,而明明这所学校申请难度非常之大,但是在国内的话知名度较低,所以说其实我还是经历了一些挣扎的,我也带着我的困惑去和我在大学里的一些教授们商量,他们普遍更建议哥大,他们觉得你是要回国发展,可能国内是更看重综排。所以说这也是我选择了哥大这边1万刀奖学金。

如果说想要得到更多人的建议,还有对于学校的意见的话,也可以到微博上去联系一些教育类博主,私信他们,看看他们能不能通过微博,帮我们发布一些关于选校的投票,还会有蛮多人参与的,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而且也可以在录取之后通过微博提前认识一些同专业的小伙伴,进到一些专业群,可以得到更多的消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5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