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

獐子岛扇贝二度ldquo出走rdq

发布时间:2022/6/16 14:26:42   

  时隔多日,围绕獐子岛(.SZ)虾夷扇贝二度“出走”的具体原因,仍没有最终答案。与年10月相比,面对类似的事件、类似的原因,外界在向獐子岛抛下种种疑问之外,似乎又更多了一层戏谑、调侃的意味。

  2月2日上午,獐子岛在披露这一事项的最新进展时,尽管将此前1月召开的行业会议中得出的相关海域局部环境异常等四点作为初步原因,也表态分析报告有望于2月4日基本形成,但汹汹舆论并未因此平息。

  类似的“黑天鹅事件”,似乎是目前A股市场“一九行情”触发因素。

  这一类风波背后,则是机构投资人为代表的“配置盘”,与以游资为主的“投机盘”共同的烦恼。

獐子岛困局

  “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故事起源于1月30日晚间,獐子岛发公告存货异常,对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预计年全年亏损5.3亿元至7.2亿元。此前三季报中,獐子岛曾预计全年将盈利万至1.1亿元。(详见本报2月1日《獐子岛扇贝又消失预亏前二股东减持》)。

  这被市场广泛戏谑为年的“扇贝消失”事件的续集,此前,獐子岛对外界给出的解释是受到“冷水团”的影响。

  獐子岛2月2日最新公告,在1月30日-2月1日于广西南宁召开的年度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年终总结和考评会议中,参会人员通过调研认为,獐子岛所在的海域存在的局部环境异常、竞争性品种盲目扩张、贝类养殖苗种高度依赖异地输入和养殖模式粗放单一四点原因,将大概率是此次公司扇贝存货异常的核心因素。

  同时,獐子岛最新公告还称具体原因的分析报告将在2月4日基本形成,并将不晚于2月5日披露盘点结果并复牌。

  但对獐子岛来说,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的烦恼刚刚开始,且不是个案。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蓝田股份财务造假案”起,到21世纪头十年的“绿大地事件”,再到年后的“万福生科虚增利润案”,这些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个共性均是隶属于农业类。

  农业股的“风险事件”,在“一九行情”下,敏感神经更容易被撩拨。

  2月2日,益生股份开盘不久即闪崩跌停,当天跌停的农林牧渔股还有海利生物和东凌国际。一天前的2月1日,包括正邦科技在内的9只农林牧渔股,不约而同宣告跌停,占全行业比例高达10%。

獐子岛坑惨了股民,估计复牌后最少有三个跌停。

 在年1月31日,獐子岛披露了《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和《重大事项停牌公告》。獐子岛公告显示,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因盘点及相关减值测试工作正在进行中,具体金额尚存在不确定性,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将按上述公告于年2月5日开市起复牌。

  獐子岛承诺将不晚于年2月5日(星期一)披露盘点结果,如因大风等天气因素影响导致盘点工作延迟,公司将披露截至2月5日的盘点进度(包括盘点点位、盘点面积、预计核销及减值数据等)并承诺根据盘点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复牌后獐子岛不排除跌停的可能,因为近期整体市场都处于较为负面的情绪中。”在獐子岛停牌期间,目前除了要做好信息披露以及投资者关系等工作外,还要做好业务恢复工作。

  其实,獐子岛丢扇贝的事不是第一次了,上次的解释是遭遇冷水团,这次的解释是因环境变化。据媒体报道,在去年11月,就曾发现扇贝大规模死亡。

  据獐子岛公告显示,根据1月31日修订的《年度消耗性生物资产盘点计划》,底播虾夷扇贝盘点点位数由原定的个增加至不低于个,年2月1日的盘点船只由最初1条增加至6条,盘点人员由8人增加至76人,其中会计师6人。截至2月1日已累计盘点个点位。

  不过,獐子岛此前并未在公告里披露过海水升温。但公司在海水监测方面的投入并不算低。

  其中在年年报中披露,公司在獐子岛海域构建了北黄海冷水团监测潜标网,对底层水温变化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了海域环境监控能力。在随后年年报中,獐子岛称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研究与控制,成立海洋牧场研究中心,每年投资不少于万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6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