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扇贝 >> 扇贝吃法 >> 烟台养马岛扇贝大丰收加工点内堆满等待加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扇贝收获季,养马岛上的扇贝养殖户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9日,记者走访烟台养马岛孙家疃村,装满扇贝的渔船来来往往,各家扇贝加工点内堆满了等待加工的新鲜扇贝,工人们手头忙碌,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养马岛扇贝养殖热
养马岛是牟平区扇贝的主产区,顺着海水浴场向南部海岸线走去,几家扇贝养殖户的加工点连接成片,规模十分庞大。各加工点院内都摆满了刚出海的新鲜扇贝、已经被加工完的扇贝丁和废弃扇贝壳,还有堆了两三米高的扇贝笼。据记者了解,养马岛具有养殖扇贝最优越的地理优势。近几年,养殖扇贝的本地人越来越多,安徽等地的外地人也看好这片市场,来到岛上承包养殖区开养扇贝。截至目前,光孙家疃村就有30多家扇贝养殖户。
养马岛出产的扇贝品种以“海湾扇贝”为主,这种扇贝个大鲜美十分受消费者青睐。每年开春时节,养殖户向养殖区内撒下幼苗,11月即可迎来收获期。孙家疃村的一位养殖户刁大姐今年年初撒下了约1万笼幼苗,10月底开始,她就开始了扇贝的捕捞工作。
养马岛的扇贝养殖区一般离港较远,捕捞船需要航行40—50分钟才能到达。每天凌晨大约3点半开始,各家养殖户的扇贝捕捞船就开始陆续出海。6点半,第一船扇贝上岸就被立即拉到加工厂,每天都能拉上3趟左右。从各家养殖户的反映来看,今年扇贝的产量与往年相差不多。可喜的是,扇贝丁个头较大,品相不错。但与此同时,养殖户们对于这个行业却充满了迷茫。“今年年初的扇贝苗比以往贵了一倍,而且人工费也在不断上涨。”刁大姐向记者介绍道,成本虽然上涨,但扇贝丁的价格却没有起色,仍然是20元/斤左右,除此之外,以往扇贝的销路好,甚至可以远销美国,今年由于大环境发生变化,只能在中国内部消化,收购商少了,养殖户只能自己找出路。用刁大姐的话说,干养殖业,难!
“候鸟”扇贝工迁徙而来
凌晨开工,月入近万元
自从养马岛扇贝开始集中收获,岛上各家扇贝加工点内,全都坐满了在扇贝收获季“迁徙”而来的割扇贝丁工人。在养殖户刁大姐的加工点院子里,20多个工人整齐地坐成一排,每个人都默契般地摆出了同一个动作。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割丁工人晓玲告诉记者,秋收的季节过去了,她自己家的小麦已经种完了,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就到养马岛来割个扇贝丁,给家里多挣点钱。
记者发现,在养马岛割扇贝的很多工人全都是临时工,大多从河南、安徽等地过来,如同候鸟一样,旺季来,淡季走。还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到养马岛上干扇贝丁的活儿。经晓玲介绍,在这家扇贝加工点内大多数跟她都是河南老乡,“我是村里第一个出来割扇贝丁的,第二年我就带着我姐,我嫂子一起来了,后来慢慢的大家都知道了这边赚钱多,光我们村来养马岛割扇贝丁的就有好几十个人,都是亲戚互相介绍的工作。”在采访中,不少工人还询问起记者是否还有招工的地方,他们老家还有其他邻居也想干割扇贝丁的活儿。秋收时节忙活家里的农活,农闲时候出来打工,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增收的好方法。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对于熟练工来说,割扇贝丁的工作很简单,用特制的小刀撬开扇贝壳,将扇贝丁和扇贝边分离,将扇贝丁割下来丢进盆中就算完成。有些勤快的工人从凌晨3点就开始起来割扇贝丁,一天下来,最熟练的工人能割一百多斤,按一斤给3块5的工钱来算,一天最高能拿到多块钱,一个月下来,可以赚到近万元,不过这样的熟练工人属于少数,不少刚来的工人一天最多割个五十斤,一般也能赚到块钱左右。
虽然割扇贝丁赚钱挺多,但工人们却要遭不少罪。他们一天要忙活十多个小时,而且是一直坐在小板凳上、弓着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第一次从事割扇贝丁工作的张霞说,自己干的第一个星期里,每天都是腰酸背痛,下班回去躺在床上,翻个身都感觉很困难。好在割扇贝丁的工作只忙活一个月的时间,大多数工人们也都觉得能接受。
扇贝化身饲料变废为宝
扇贝在剔取贝丁之后,剩下的大量扇贝壳往往难以处理,随意堆放在海滩上或者遗弃到海水中,时间长了腥臭刺鼻,既污染环境,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以前为了这些破壳犯了不少愁,现在养殖户再也不用愁扇贝壳没地儿放了!”扇贝养殖户们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养马岛设置了多处扇贝壳集中存放点,可供养殖户堆放废弃的扇贝壳。在孙家疃村的两处扇贝壳存放点,大量的扇贝壳堆放有两三米高,不断有工人开着货车将自家的废弃扇贝壳运到此处。工人们正在将堆放的扇贝壳集中装袋、整齐地摆放在集中存放点。
别看这些废弃的扇贝壳现在堆放着一无是处,一段时间过后,这些扇贝壳将会被运往饲料加工厂,摇身一变成为营养丰富的有机饲料。据孙家疃村工作人员介绍,扇贝壳富含碳酸钙和畜禽体内所需的微量元素,很受养鸡养鸭等畜禽养殖户欢迎。这些新鲜的扇贝壳需要先经过晾晒,然后经饲料加工厂加工,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变废为宝,实现它最大的价值。